廈門國家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(簡稱“廈門國家火炬高新區”)1991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首批國家級高新區,是全國三個以“火炬”冠名的國家高新區之一。先后獲得國家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基地、國家對臺科技合作與交流基地、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、國家雙創示范基地等18塊“國字號”招牌,是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廈門片區核心區。經過30年發展,已經成為廈門創新驅動發展主引擎、“三高”(高技術、高成長、高附加值)企業集聚地、廈門千億產業鏈(群)主要載體以及創新創業主平臺。
立足高新技術產業發展,廈門國家火炬高新區實施“一區多園”跨島發展戰略,建成了包括火炬湖里園、廈門軟件園(一、二、三期)、廈門創新創業園、火炬北大生物園、廈門科技創新園、火炬(翔安)產業區、同翔高新城等在內的“九個園區”產業發展大平臺。重點發展壯大了平板顯示產業、計算機與通訊設備產業、電力電器產業、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、軟件與信息服務產業等產業鏈(群),以及人工智能產業、新能源新材料產業、物聯網與工業互聯網、醫藥與智慧健康等產業鏈(群)。
目前,已開發園區占廈門不到3%的土地面積,實現廈門43%的工業產值,其中高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82%以上。聚集各類企業12000多家,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000多家,占廈門近五成。世界500強企業在高新區設立項目31個,廈門10家年產值超百億元制造業企業火炬高新區占7家,超億元企業300多家,瞪羚企業100多家,境內外上市公司70家(含新三板)。建設各類創新平臺100多個,其中國家級孵化器4個、國家備案眾創空間21家。
站在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上,廈門火炬高新區正以建設金磚創新基地為契機,育先機,開新局,努力把高新區建設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,高質量發展先行區。
1、區位優勢
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支點城市;廈門港位于東南亞與東北亞區域中心地帶,國際航運重要樞紐;對臺交流合作戰略支點;中國大陸唯—“因臺而設”的經濟特區,獲批開展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綜合配套改革試驗。
2、環境優勢
在全國率先參照世行營商環境指標體系,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,營商環境競爭力位居全國前茅;2019年綜合信用指數在36個省會及副省級以上城市排名第5;生態文明指數全國第一,空氣質量長期位居全國前五;中國著名的國際旅游城市,素有“海上花園”美譽;廈門榮獲全國文明城市“六連冠”,高新區連續榮膺“全國文明單位”稱號。
3、交通優勢
立足東南輻射全國通達世界。
1、高新技術企業政策。
2、總部經濟政策。
3、知識產權政策。
4、人才政策。
5、眾創空間政策。
6、技術改革政策。
7、創業孵化政策。
8、科技金融政策。
9、科技創新政策。